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专题 绵竹年画味儿更浓

绵竹年画味儿更浓

浏览:16808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何佳欣 时间:2023-01-24


      青瓦白墙的民居、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色彩鲜艳的年画……大年初二,记者走进了绵竹年画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年画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

  “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又称绵竹木版年画,因产于“竹纸之乡”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年画村2_副本.jpg

年画村一景

  年画节引来八方客

  绘就文化盛宴

  近日,第二十二届绵竹年画节活动开幕,浓浓的年味儿溢满全城。活动将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记者在年画村看到,村里处处彩门拱立、彩灯高挂、流光溢彩,大街小巷被独特的年画元素装扮得分外靓丽。广场上、公园里,戏腔悠扬、年画飘香,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参与其中,体验绵竹特有的历史文化风景。

年画村_副本.jpg

年画村

年画_副本.jpg

年画村一景

  “今年我们设置了很多游园活动,包括年画制作体验、送春联、猜灯谜等。”年画村副书记徐小燕介绍道,为了刺激消费,吸引游客,年画村还与商家联合发放了数万元消费券,用于餐饮、采摘、商超等。

  在年画村李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全新打造的伏羲画坊在春节期间已正式开放,这是游客了解年画村历史的另一‘窗口’。”李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成会介绍道,历史上,年画村人李藩创建的“伏羲画坊”为绵竹年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伏羲画坊内游客络绎不绝_副本.jpg

伏羲画坊内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伏羲画坊是李藩在清嘉庆年间所创建。李藩自幼来到绵竹的祝氏婆开办的“七星斋”画坊学习年画。

  “当时的绵竹年画主要是画门神,用于辟邪,以求平安。”刘成会表示,李藩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门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努力改进年画的不足,将雕刻、制版、塑造、川剧脸谱、戏剧服装色彩等元素融入年画之中。先后创作出“赵公镇宅”“寿天百禄”,“得禄荣升”等创新作品。多次在绵竹年画大赛中拔得头筹,销量大增,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东南亚多国和地区。

  “伏羲画坊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没落,近年来,我们重新打造伏羲画坊,深入挖掘李藩在年画上的突出成就,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到绵竹年画的魅力。”刘成会说道。

  创新发展模式

  让年画文化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绵竹年画点缀着青瓦白墙,游客们沿着五彩步道骑行散步,欣赏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而在三彩画坊和年画展示馆,年画靠枕、年画桌布、年画手机壳.......丰富多彩的年画衍生品让游客爱不释手,驻足挑选。

  据了解,近年来,年画村深入挖掘年画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建立起以绵竹年画技艺传承、保护、推广、宣传,文创产品生产、研学体验、艺术培训,主题度假为核心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此外,还建立起一套年画产、供、销的全产业链模式,村民们因此过上了“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生活,日子越来越红火。

  目前,年画村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绵竹年画村”,打造出“画境绵竹·年画里”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出艺术体验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研学主题游等6条精品年画旅游线路,为旅游发展聚集众多人气。仅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绵竹接待游客达10.98万人次,同比增长4.87%;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0628.28万元,同比增长25.36%。

  同时,绵竹年画艺人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30个系列、1000余种年画衍生品,打造出年画街坊、剑南老街年画特色产品展销店,实现了年画作品向旅游商品的转变。截至目前,绵竹年画产业平均每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从事年画创作的人员达1500余人,涌现出以四汇斋、三彩画坊、轩辕年画等为代表的年画企业30余家,带动数千户老百姓增收致富。

  过年期间,每天一大早,绵竹年画德阳市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强都会来到工作室里绘制新年用的年画,并迎接来自全国各地来此购画、研学的客人。

陈强_副本.jpg

陈强

陈强工作室里的年画_副本.jpg

陈强工作室里的年画

  陈强的爷爷陈兴才是绵竹年画国家级传承人。2006年,绵竹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技术精湛、坚持制作绵竹年画几十年的陈兴才,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绵竹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绵竹年画的制作,已经是陈家的第九代年画传承人。”陈强介绍道,目前他主要进行传统年画的制作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今年一开年,我们就迎来了‘开门红’,接到了30多个授权企业画面订单,还有不少单独的画面和雕刻订单,生意比前两年好了很多!”

  据了解,近年来,陈强积极进行创新,努力让非遗焕发新的“活力”。“目前,我们还和企业建立合作,创新性地将年画制作成表情包运用在学习文具上。”

  “年画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是春节文化习俗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烘托欢乐喜庆的新春气氛,我们还和成都的一些社区建立了合作,希望通过年画入社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陈强说道。

上一篇:200余件“绵阳造”精品走进西安 下一篇:川渝打造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电话:028-85177758 18980687036 1734019974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中路12号彩虹大厦406室

版权所有:巴蜀智库 Copyright ©2020-2025 by www.bs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8228号-1 川公安备 51010502010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