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专题 “中国桑都” 资阳乐至构建起完整桑产业链

“中国桑都” 资阳乐至构建起完整桑产业链

浏览:166068 来源: 作者:谢义 时间:2023-04-26


2022年,资阳市乐至县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桑都”称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城市。

中国桑都

作为四川省重要的蚕桑产业大县,乐至县自2019年提出创建“中国桑都”目标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有养蚕户2.1万户,桑园10万余亩,蚕桑基地乡镇12个、重点村100个、家庭农场186个,蚕桑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构建起了覆盖桑、蚕、茧、丝、药、旅的完整桑产业链。

高位统筹建设“中国桑都”   僵蚕产业培育“单项冠军”

据了解,乐至县委十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先后提出,将现代蚕桑列为全县四大产业之一。当地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中国桑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出台了《乐至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5+2”产业体系推进都市近郊型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打造“中国桑都”作为首位目标。

在资金保障方面,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中国桑都”建设,整合产业强镇、专项债等资金,推进“中国桑都”建设有力有序开展。

围绕打造“中国僵蚕之乡”目标,在僵蚕基地建设上,乐至依托3亿元专项债资金,建设了僵蚕种植和加工基地。目前,已建成核心区种植基地3000亩、僵蚕共育中心500平方米、僵蚕智能工厂3500平方米、僵蚕技术中心600平方米等配套设施。

同时,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建专家工作站,与西南大学签订合作专项协议,在饲料养蚕、种养循环、人才培育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做强技术支撑。

在品牌创建上,坚持规范化、规模化养殖僵蚕,不断巩固乐至僵蚕“条直、色白、蚕体大、断面黑亮”等特性,僵蚕年产量、年产值均居四川省第一位。

围绕园区建设“示范基地”  全链延伸打造“乐至样板”

据悉,通过专项债资金,乐至县还建成了现代蚕桑园区2.5万亩,吸引培育红旗丝绸、湖南三旭等8家企业、210户业主入园经营发展;撬动社会资金0.8亿元,完成智能养蚕工厂、中国桑都文化展示馆等基础配套,成为乐至蚕桑对外展示和宣传的窗口。

同时,坚持投入、项目、技术向园区集中,建成了智慧蚕桑示范基地1万亩,智能蚕房3.8万平方米。创新“拎包入驻”“返租倒包”等模式,引进业主入驻园区。目前,已建成4个优质蚕茧示范基地,基地蚕茧平均单产45公斤以上。

在产品研发和产业延伸上,当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目前,全县已有默森药业、外交家、德仁源等蚕桑企业15家,开发出蚕桑产品60余种,建立专家工作站4家,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形成了传统养殖与资源综合开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

此外,围绕“蚕桑+”发展思路,当地延链推进蚕桑与文工农旅、品牌的融合发展。建成了智慧蚕桑、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多业态功能区,“桑都桑海”荣获国家3A级景区,“乐至蚕茧”“乐至生丝”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中央电视台先后3次走近乐至,多家主流媒体刊载蚕桑产业发展成效,“中国桑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乐至县蚕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粮桑统筹,以粮为主,先粮后桑”的模式,统筹抓好蚕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从建设园区强基础、全链发展强工业、壮大僵蚕强特色、深化融合强品牌四个重点方面入手,持续推进乐至“中国桑都”建设走深走实,为全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乐至贡献。

上一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一行莅临冶控集团考察指导 下一篇:天下茶道 七佛味道

电话:028-85177758 18980687036 1734019974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中路12号彩虹大厦406室

版权所有:巴蜀智库 Copyright ©2020-2025 by www.bs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8228号-1 川公安备 51010502010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