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企合作 刚“出生”就遇上行业过剩,宜宾光伏产业往哪走?

刚“出生”就遇上行业过剩,宜宾光伏产业往哪走?

浏览:102021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寇敏芳 时间:2023-12-02


从去年2月起步至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宜宾光伏产业的产值已突破200亿元。就在宜宾光伏产业快速“破土”的时候,全国光伏产业也在加码扩产。今年以来,光伏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光伏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与此同时,隐隐显出产业链过剩问题。上游原材料——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已从年初的17.62万元/吨,跌至11月初的6.79万元/吨,跌了六成以上。前三季度,全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同比收窄,特别是一些硅料龙头企业,营收、利润双双下滑。

刚刚“出生”的产业,就遇到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新问题,宜宾光伏产业将何去何从?

“产能过剩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也是行业加速洗牌的过程。” 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光伏分局副局长彭伟介绍,宜宾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看重企业研发能力和未来成长性,近一年来招引的项目,都属于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先进产能。


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片。宜宾观察 罗顺 摄

记者了解到,在宜宾投产的电池片主要是N型技术中的TOPCon技术路线产品,是光伏行业从P型向N型电池过渡中量产化进程最快的技术路线,在目前N型产品中的市占率也最大。

业界对光伏产业空间也普遍看好。中信证券预测,未来三年全球光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将达到550GW。预计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扩大,光伏产品的价格将继续下降,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为了在下一轮电池技术变革中继续保持主动性,宜宾高新区计划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新型光伏太阳能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紧跟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动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下一轮电池技术变革中继续保持主动性。

从地理格局上看,宜宾光伏产业聚集的宜宾高新区在西,动力电池产业聚集的三江新区在东。新能源产业“双核”的中间地带,一个新规划的储能产业园方兴未艾。随着宜宾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将为储能产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新的产业增长点呼之欲出。截至2023年9月,全市已累计签约储能产业相关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167亿元。

上一篇:“四川老字号”推荐名单公示 下一篇:《四川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4年版)》印发

电话:028-85177758 18980687036 1734019974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锦里中路12号彩虹大厦406室

版权所有:巴蜀智库 Copyright ©2020-2025 by www.bszk.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

备案号:蜀ICP备2021028228号-1 川公安备 510105020105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