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这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晓春一直记在心里的话。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乡村,群众健康意识淡薄、自我保健能力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由于诊疗不及时,小病拖成大病的情形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一些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的甚至使个人、家庭陷入困境。”她拿肩颈、腰椎疾病举例,“我们通常认为这类疾病的高发群体主要是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群体,事实上,农村劳动者由于长期从事插秧打谷等田间劳作和肩挑背扛等高强度体力劳动,更容易受到这类疾病的困扰。”
“然而,由于乡村专业医生缺乏,农村的肩颈、腰椎疾病患者,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治疗。因康复难度大,有的甚至丧失部分或全部行动能力。”黄晓春感到很心痛。
她发现,目前,四川省基层总诊疗量占比超过50%,需要大量卫生健康类技能型人才投身到服务基层群众健康需求的行列之中,基层现有从业人员能力再提升成为了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黄晓春发挥川卫康院高水平专业群优势,除了推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外,积极与辖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银发经济研究院,建成四川省首批老年健康产学研基地,编制老年康复操作指南、基层医卫人员培训标准,开设中药种植炮制技术、脊柱康复按摩、健康管理、应急救护等技能人才培训班服务地方需求,仅2024年面向基层培训2.2万人次。
此外,黄晓春还组织师生服务志愿队42支,积极参与全省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50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3万人次,切实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米”。
黄晓春表示,接下来将立足本职,结合学校成功获批四川省产教深度融合试点项目建设和正在申报创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契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丰富完善服务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