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三农”工作、农村改革等关键词,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机修班班长李树林倍感振奋。
连续履职7年的李树林,共提交了24份建议,每一份都是与“三农”问题相关。“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作为农民工,为农民发声是我的责任。”李树林说。
现年58岁的李树林是营山县老林镇猫顶村人,高中毕业后,便去广东打工。为了照顾家人,5年后,李树林回到营山老家,在营山县的通旺科技饲料有限公司工作。他靠着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儿,成功改造公司烘干系统,解决饲料发霉问题,为公司节约成本40余万元;参与研发生物发酵饲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工作中的李树林(受访者供图)
去年,李树林提交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基数、农村农房与宅基地办证等建议,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中“关于农村农房与宅基地办证的建议”,不仅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及时关注,“当地政府通过梳理农村宅基地情况,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宅基地管理办法。”
今年,他建议将孕产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全部纳入政府民生工程,免费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增强出生缺陷防治能力,让更多家庭降低生育成本。
在调研中,李树林还发现农村存在部分田地撂荒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有些地方的农村人口搬离了村庄,劳动力缺乏,出现耕地无人耕种或季节性撂荒。”他以自己所在村庄举例,在家务农者平均年龄在55-75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务农人口老龄化严峻。除此之外,他还提到,四川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坡耕地占到70%~80%,田块小且零碎,建设基础设施成本高,阻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
因此,李树林建议,鼓励支持农民建设风险较低、中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式经营模式,整合政策资源向其倾斜;相关部门搭桥引线为山区丘陵地的粮食收购工作兜底,提高农民耕种积极性,让撂荒地不再荒。